硬质合金用铁粉【返回上级】


铁粉在硬质合金中的核心作用

替代钴基粘结剂
成本优势:钴资源稀缺且价格高昂,铁粉成本仅为钴的1/5-1/10,显著降低硬质合金生产成本。
环保需求:钴的开采和加工存在环境风险,铁基粘结剂更符合绿色制造趋势。
性能调控
润湿性与结合强度:铁对碳化钨(WC)的润湿性低于钴,但通过添加镍(Ni)、铬(Cr)等合金元素可改善界面结合。
力学性能优化:铁基粘结剂可通过调整成分(如Fe-Ni、Fe-Co合金)平衡硬质合金的硬度与韧性。

铁基粘结剂的典型配方与设计
基础成分
铁粉为主(70%-90%),作为粘结相骨架。
合金化元素:
镍(Ni)(5%-20%):增强润湿性和抗腐蚀性。
铬(Cr)(1%-5%):提高抗氧化性和高温强度。
铜(Cu)或  锰(Mn):改善烧结流动性。
复合粘结剂设计
铁-钴混合粘结剂(如Fe-10%Co):保留钴的部分性能优势,同时降低成本。
纳米铁粉应用:纳米级铁粉提升烧结活性,减少孔隙率,增强粘结强度。

制备工艺关键步骤
粉末混合
碳化钨(WC)粉末与铁基粘结剂粉末(铁粉+合金元素)通过球磨均匀混合,控制氧含量。
成型
模压成型:混合粉末在200-400 MPa压力下压制成型。
注射成型:适合复杂形状零件,需添加塑化剂(后期脱脂处理)。
烧结工艺
液相烧结:在1350-1450℃的氢气或真空环境中烧结,铁基粘结剂熔化后包裹WC颗粒,形成致密结构。
分段烧结:先低温预烧(800-1000℃)脱脂,再高温终烧减少变形。
后处理
表面涂层:物理气相沉积(PVD)或化学气相沉积(CVD)添加TiN、Al₂O₃涂层,提升耐磨性。
热处理:通过淬火或回火调节粘结相组织,优化综合性能。

典型应用场景
切削工具
车刀/铣刀:用于加工铸铁、铝合金等材料,铁基合金在低速切削中表现稳定。
木工刀具:成本敏感领域,铁基合金可替代部分钴基刀具。
耐磨零件
矿山钻头:铁基硬质合金钻头适用于中低冲击工况,如煤矿开采。
冲压模具:高硬度需求场景,通过表面涂层延长寿命。
耐腐蚀部件
化工密封环:添加Cr/Ni的铁基合金用于弱腐蚀环境。
3C电子产品加工
微型钻头:纳米铁基合金用于PCB钻孔,平衡精度与成本。